稻谷黃,秋收忙,又到一年豐收季。從春耕到秋收,今年以來,江蘇省各地壓緊壓實糧食安全責任,加快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,不斷強化農業防災減災技術舉措,全力以赴戰高溫、抗大旱、防臺風,全年糧食豐收基本定局。
這兩天,南通市如東縣包場村的水稻迎來豐收。歷經了夏季罕見高溫,種糧大戶徐兵對今年新建的高標準農田贊不絕口。和以往分散的小田相比,土地平整后,大田集中連片,配套的水利工程設施確保了農田旱能灌、澇能排。徐兵告訴記者:“今年夏天遇到高溫之后,我們都是早上進水,晚上排掉,‘跑馬水’勤進勤排,這樣能保證我們地的干濕度。今年的收成也不錯,我大概數了一下,一粒穗子有一百二三十粒。”
不僅旱澇保收,高產穩產,高標準農田的綜合效益還體現在增加播種面積、提高村集體收入等多個方面。南通市如東縣農業農村局農田建設管理科科長繆軍表示:“通過平田整地、廢溝塘整治、明渠改暗渠、小田變大田等措施,全縣新增可利用耕地面積約4000畝,建成后各項目村普遍增加村營流轉土地收入20萬到50萬元。”
記者從江蘇省農業農村廳了解到,2021年度全省390萬畝新建高標準農田項目,今年夏種前已全部投用。不僅旱澇保收,高標準農田建設還便于推廣高質高效的農機和物聯網設備,降低大田作業成本。
宿遷泗洪石集鄉在新建高標準農田安裝了智能監測系統,可以實時監測空氣溫濕度、土壤墑情、病蟲害等田間情況。根據相關數據,農技人員就可以第一時間形成田管方案,對癥下藥,最大限度減輕異常天氣、病蟲害對糧食生產影響。宿遷市泗洪縣石集鄉農村工作局局長臧智梅告訴記者:“通過對比,在高標準農田改造項目實施后,稻麥兩季畝產量提高在100公斤左右,人工、農資成本畝均下降100元左右,極大地提高了種糧大戶的積極性。”
2022年,全省糧食生產再傳捷報。數據顯示,今年全省夏糧總產280.1億斤,同比增加3.9億斤,占全國增產總量的13.6%;秋糧生產總體呈現面積增、單產平、總產增的良好形勢。據省農情調度,今年全省糧食總產有望再創新高,預計突破750億斤,全年糧食豐收基本定局。
?。ńK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/郝朦 通訊員/江蘇廣電南通中心站 泗洪臺 編輯/徐瑋琪)